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需要搞清几个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纳 敏 王华祥  2010-11-16

中国医药政研会在郑州举办“中国医药企业文化高峰论坛”,主题是: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企业。重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结合医药企业的实际,探讨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方向”。

围绕论坛的主题和重点,笔者先后阅读了《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公司的力量》、《企业家精神》、《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你有无限潜能》等中外论著,同时,与中国科大、国防大学等专家教授进行学术探讨,结合工作实践,深感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企业,有几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提出并加以搞清,藉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石,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从本质上讲二者是一致的。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今天的全部问题,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当时,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另一件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民族复兴大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我们为之而奋斗。毛泽东同志说,做好这件事,大约要用两个100年时间,分两步走。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是搞革命,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然后用100年搞建设,实现现代化。第一个100年的任务早已完成,第二个100年也已时间过半。完成第一个100年的任务,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现在完成第二个100年的任务,要靠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就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告诉我们的根本道理,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文革之后,改革之初,我们党经过重新思考,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世纪之交,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我党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导,也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我党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的理论概括。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同志在《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报告》中谈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观点;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抓住了这四个方面,就是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本质;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本质。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并正确把握继续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探索医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二、关于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

大家知道: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企业。那么,当我们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论道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必要首先搞清楚:企业的核心价值就是企业文化吗?两者关系如何?企业价值观多样性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唯一性;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标准等关键词。

当前,在医药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关于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表述,各家有各家的提法,各种小册子、汇编、纲要、宣传资料等等,图文并茂,声像齐备,定义各异,概括不同,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从哲学的角度,从理论的高度冷静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对于企业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这些重要问题的定义的把握还不是很清晰,理解还不是很全面,正确性、层次性、统领性有待商榷和探讨。

那什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概括地说,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为追求愿景、实现目标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判断是非的根本原则,是全体员工必须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

“核动力”源,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构型,统领着企业文化的方向。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有一条,是唯一的;而企业的价值观可以有很多。所谓核心,就是指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价值观。当企业面对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时,都可以有价值观的判断问题,诸如:安全大如山;质量第一;团结就是力量;顾客就是上帝;时间就是效率等等,不同企业在其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什么是企业文化?

我们知道,管理学家威廉.大内早在30年前第一次提出了“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至今比较全面、公认的表述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品牌以及沿袭的传统、习俗等等。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非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文化,那么,这个企业就很难发展;而企业文化一旦被创造,其意义就会超越企业,超越员工心理,它不仅为企业所创造,它也创造着企业。

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市场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成功的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企业。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明天的商业竞争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挑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挑战。哈佛商学院通过全球调研发现,企业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公司的业绩。今天已经没人怀疑,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最为强劲、持久的核心动力。海尔集团能在短短20多年内,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一跃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全球家电十强,凭的就是文化力——“海尔文化”。
海尔CEO张瑞敏说:所有成功的企业,背后支撑的一定是成功的企业文化。而成功的企业文化不等于这个文化表现形式本身,而在于这个文化是能够不断创新的,并能引领着企业不断地创新。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早就总结过: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效率和利润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吸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不言而喻: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此外,还有两个问题必须十分明确:其一,企业文化不是老板文化,而是群体文化,文化现象是群体现象。企业领导班子对企业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的作用。其二,企业文化建设关键的关键,重点的重点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抓住不放,才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特色,发挥作用,突现效果。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将会流于形式、流于口号、流于表象、流于空洞、流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三、运用全球视野,
实施创新理念下的企业文化再造

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我们每个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企业家团队同样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于医药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会上的多家企业已经作了很好的经验交流。我们着重表达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创新,在于运用全球视野,实施创新理念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已经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医药企业也不例外。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原则”和“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已经显现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所产生的文化力与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最具活力、最具稳定性、最具个性化、最具渗透力,最不易被竞争者模仿,最不可复制的因素。一旦这种文化影响力真正融入到广大员工的内心世界,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团队。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格局,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汇,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本土文化与本企业文化交织。因此,我们在塑造本企业文化时,既要注重提炼本企业文化的特色;又要注意吸取国内外先进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行业内外,放眼全球,欧、美、日等东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企业文化当作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工具,并凭借这一工具把企业目标和经营策略变为企业的实际业绩。

众所周知:IBM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优秀的公司,更得益于企业特有的文化:尊重个人、服务顾客、创造优异。这就是创始人沃森的“哲学”。“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比技术革新,市场营销技巧,庞大财力所贡献的力量更大。沃森留给儿子小沃森不仅是一家公司,一个总裁位置,更多的是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今天被称为IBM之道,即企业文化。小沃森开创了计算机时代,他得到最有价值的遗产可以归结为几个字:“IBM就是服务”。比尔.盖茨把微软公司做成世界一流企业,并不满足,支持他不断进取的是:“要把软件带给人类的福利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比尔.盖茨值得我们敬仰的,不是因为他的技术,他的财富,他的商业头脑,而是支撑他成功背后的谦虚、胸怀、慈善、爱心以及责任感。

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我们更有独特的借鉴、启发意义。中日同为东方大国,文化渊源更有某些相似性,均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尤其是日本的企业文化,以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使日本企业后来居上。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举世瞩目。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日本的企业文化再造。日本公司发展的背后,实则是企业文化的力量,正是坚持不懈的企业文化建设,造就了日本经济的辉煌,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松下人”、“索尼人”、“丰田人”。然而,同为东方大国,有着悠悠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落伍了。根源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中国的许多“明星企业”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为什么企业文化建设讲起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做起来可要可不要?这些问题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因的动因。我们的差距显而易见。

当然,国内成功的企业也枚不胜举。大凡成功皆因优秀卓越的企业文化支撑。诸如海尔公司文化理念就是“真诚到永远”;诺基亚文化即“科技以人为本”:中国烟草大王红塔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是“山高人为峰”。云南白药是中国一千多家上市公司唯一的一支“十年利润翻十倍”的股票,企业文化的理念是“济世为民,超越自我”。华为公司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华为基本法》中,《华为基本法》完整地阐述了华为公司的价值体系,成为华为公司管理决策的指南和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在变与不变中前行。地址变,资产变,人事变,产品变,甚至名称也在变。任何企业,若要生存、发展,就一定要有应变的能力。但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唯一不能变的就是企业精神,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这种精神是一种“道”,一种原则。TCL总裁李东生说:“管理者一定要用道来管人,不要用术来管人”。

当今时代,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环节。简单照抄照搬并非真正学习。保留本企业精彩有用的东西,同时注意引进先进企业包括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新理念,从而充实、塑造、创造本企业传统特质的企业文化。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先是以中国为师,而后以欧洲为师,二战后又以美国为师,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扬弃,一次超越,一次创新,各种文化在碰撞中兼蓄、融合、发展,日本企业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兼收并蓄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我国社会正处在变革转型中,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不仅是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更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论和卓越的企业文化塑造。把全球化的文化理念与本土化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实施创新理念下的企业文化再造,是我国企业的百年大计,也是我们医药企业的当务之急!

  浏览次数:265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