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不忘初心和使命 为国制药70年


  2018-12-14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史艳玲

东北制药集团成立于1946年,工厂生产的药品、急救品、医疗器材等曾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计划经济时期又援建了全国各大药厂,因此也被称为新中国化学制药工业的摇篮。

2016年,纪念公司成立70周年时,我们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了企业形象展示片,其中的一句话叫“为国制药70年,卓越品质从未改变”,这是我们整个纪念活动的一个中心主题,它概括了东北制药的70年,体现了东药人的追求和使命。所以, “为国制药”这四个字就是东药人的初心和使命。正是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支撑一代代东药人从战争年代,走进建设时期,又走到改革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不管面对多么艰巨的形势和任务,东药人都靠着内心“为国制药”的追求和担当,一路走来,为国家的制药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救治伤病员打胜仗,为中国站起来做贡献

东北制药是党在解放东北中创建的第一个红色制药工厂,是在1945年~1949年的全国解放战争期间创立发展起来的。随着三大战役的开展,部队对医药物资产生了规模化生产、迅速补给的新需求。过去,主要依靠进口和从国统区秘密获得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于是党把大力建设部队自己的制药工厂提上了重要日程。东北制药就是在全国解放战争即将全面展开、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人民就要站起来的重要时刻诞生的,它担负着为中国站起来而生产自己药品的神圣使命。

怀揣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一场艰难的建厂工作开始了。1946年4月中下旬,东北民主联军从伪军、土匪的手中解放了长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联军总后勤部总卫生部接收了长春伪满民生部卫生技术场,以及长春伪大满制药株式会社两个工厂,将工厂的部分人员、设备、器材和主要原料运抵我军后方佳木斯,并于 1946年9月1日,成立了“东北卫生技术厂”并正式开工生产,这就是东北制药集团的前身。在开工典礼上,联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贺诚部长做了重要讲话,他代表总后勤部提出了工厂“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胜利、一切为了中国解放”的行动纲领。东北制药从成立那天开始就打下了深深的红色烙印,为国制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刻入了企业的基因,成为了办厂宗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座右铭。

当时办厂困难重重,设备不足,石磨、大缸、瓦罐都派上了用场;没有原料,就上山去采草药。大家仅用3个月就初步建起三个单位。一是卫生技术科,生产疫苗血清;二是制药科,生产葡萄糖、麻醉药等药品和卫生材料;三是器械科,生产手术镊子等简单的医疗器械,有力的支援和充实了部队的医疗需求,为部队打胜仗给与了积极的保障。此后,药厂逐步扩大、品种逐年增加,到了1949年初,工厂迁到沈阳时已经有60多种产品正常生产。

1950年,东北制药又积极投入抗美援朝战争,尤其是1952年美军发起细菌战后,工厂及时研制生产出清水龙、杀鼠剂等各种杀虫防疫药品支援前线,有效保护了志愿军指战员的生命健康。全厂职工除了努力多产药品,还以生产竞赛、献工捐款、炒“炒面”等各种方式支援前线。

在中国站起来的伟大斗争中,东北制药条件极为艰苦,生产任务异常繁重,但是在“为国制药”精神引领下,在建设新家园的强烈渴望下,东北制药干部员工凝聚起“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一切为了中国解放” 的强大力量,克服了种种困难,使自身不断壮大,工厂的生产规模突飞猛进,195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已是1949年时的52倍,真正为中国站起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建立制药工业基础,发展医药事业,为中国富起来做贡献

(一)、在困难中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合成原料药紧缺,无论是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制药厂,还是延安、太行山的解放区药厂都只能进行最简单和最有限的制剂生产,人民群众普遍面临着缺医少药的困难局面。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提出,把东北制药建设成为全国制药工业基地,依靠自力更生,在三、五年内初步实现新中国药品自给自足的总目标。

按照这个要求,东北制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要搞西药没有原料药不行,没有人才也不行,所以当时一是确定了“以发展原料药为主,制剂为辅”,“聚集全国药学人才,实现迅速发展”的总体战略,二是确定了“以仿制为基础实现跨越发展,并在仿制中创新实现赶超”的发展路径。

在国家“一五”计划的感召下,一批医药人才带着振兴祖国的雄心壮志,相继来到东北制药。包括毕业于陆军军医学校、解放后任东北药学院院长的龙在云,毕业于伪满新京医科大学药科的马承志,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并取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的沈家祥等。这些专门人才担任了工厂的领导、科研管理技术骨干,带领全厂职工投身工厂建设,大大加快了建厂步伐。举国之力办大事,在国家的投入与支持下,东北制药肩负着国家重任和历史使命,在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的火热进程中迅速崛起。

东药人践行“为国制药”的初心和使命,为新中国制药工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纪录:

1946年,东北制药以一白(葡萄糖)、一黑(活性炭)开创中国化学制药先河。

1951年6月,国内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抗疟药盐酸氯胍(百乐君)在东北制药试产成功。

1955年6月,第一个化学合成抗生素合霉素车间在东北制药建成投产。

此后,维生素C、氯霉素、维生素A、丙炔醇、盐酸金刚烷胺、化学全合成盐酸黄连素、吡拉西坦、磷霉素钠、头孢噻肟钠等等的中国第一的诞生,都是填补国内空白,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为国制药”的实际行动。

在践行“为国制药”初心和使命的东药人中,安静娴是一位典型代表。她1952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进入东北制药总厂工作,长期奋战在科研工作第一线,尤其是80年代,她组织和主持头孢类药物研究开发,头孢噻肟钠、头孢三嗪、头孢他啶等产品相继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她本人被誉为“中国头孢第一人”。安静娴将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医药事业,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制药企业中诞生的第一位院士。

按照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提出的,东北制药不仅要成为化学制药工业基地,更要成为化学制药工业的发源地、摇篮、孵化器的指导思想,东北制药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援助全国制药工业建设。上世纪50年代,在配合医药工业合理布局的行动中,为全国19个省市52个企业培训合霉素、维生素C、葡萄糖、磺胺、滴滴涕、活性炭、氯磺酸等产品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800名,为促进原料药生产在全国遍地开花发挥了重大作用。东药还先后输送出研究室、设计科、土建工程队和安装工程队等整套队伍参加全国重点医药工业建设。历年来输送出厂级干部、技术、行政干部和工人骨干共1381名,相当一部分到新建的华北、太原、西南合成、青海西宁、山东济宁、湖北襄樊等制药企业工作。很多同志走上领导岗位,比如龙在云曾任轻工业部医药局副局长、化学工业部医药司司长、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总经理、国家医药管理局顾问等职。沈家祥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等。

(二)在浴火中重生

改革开放使计划经济被打破,机制转换使我国逐步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东北制药有些不适应,再加上国际市场上原料药降价的冲击,曾一度出现了效益下滑。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一是讲传统、转观念,从思想上引领;二是转机制、降费用,从工作上主动适应;三是调品种、找市场,“两个市场”一起抓。使企业摆脱了困境、度过了难关。2010年以来,由于(把原因写上)企业再次出现连年巨额亏损,到2012年三年累计亏损达8亿多元,整体搬迁全线滞停。2013年初,公司现任领导班子正式组建,新班子带领万名员工进一步全面强化“为国制药”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和人本导向,推进三年改革,实施三年倍增,努力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使东北制药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企业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几年来,公司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发展的“龙头”抬起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干部就要干字当头”的要求,鲜明提出领导班子要以“活着干点儿啥、死了留点儿啥”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追求来谋划和推动工作。通过大幅度压缩管理层级,让市场反应快起来。把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传统工厂三级管理体系“合三为一”,真正强化了总部职能。积极开展流程再造,把权力放下去、责任担起来,有力提高了竞争能力。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使人力资源活起来。初步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和员工“能进能出”。2016年和2013年相比,公司员工平均收入增幅45%。公司依法依规主动解除劳动合同400余人,人均劳动生产率连年稳步提升。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把企业品牌树起来。建成了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四大生产基地,形成覆盖辽宁全省14个地级市的商业物流平台。全过程贯通数据管理,把科学管理水平提起来。实现“数据找人”自动推送的管理决策咨询,使公司经营决策水平大幅提升。严格执纪问责,把规矩立起来。出台“设红线、改作风”九项禁令和“中高管尽责担当”六条戒令,一旦触及,严肃处理,维护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年改革完成后,东北制药从2016年开始进入“三年倍增”的加速发展阶段,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缴纳税金同比增长33%;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倍以上,各项指标均创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去年,东北制药作为东北地区惟一的地方国企代表,参加了国务院国企改革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作了发言交流,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东北制药,遭遇坎坷,浴火重生,又再次焕发生机,创造辉煌。这一切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一家企业不仅要学会成功,更要学会在跌倒后爬起来。是什么让东北制药风雨前行?是什么让东药人不畏挑战?这背后,就是东北制药“为国制药”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国制药”的信念和追求,支撑几代东药人风雨兼程,使企业发展,为人民制药。

三、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为中国强起来做贡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国企改革明确了方向、目标和任务。会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也是对制药企业的新要求、新挑战。

在新时代,东北制药把“为国制药”与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世界医药强企紧密结合,继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推进“四个全面”目标。即全面实行党领导下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法制化规范治理;全面确立充分混合所有制下的,“创造共享式”市场化经营激励机制;全面搭建以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为主线的投资控股型管控和发展模式;全面完成医药健康产业主航道下的,新型医药制造业、现代医药流通服务业和医药健康新兴业务三足鼎力的发展布局。

2018年以来,东北制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市国企中率先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是实现了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今年5月份,公司通过定向增发项目融资8.5亿元,引入了民营战略投资者辽宁方大集团。目前,方大集团已经成为东北制药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形成了国资、民营、社会资本的全新股权配置结构。按照上市公司规则改选了董事会,原市直企业8名领导班子成员辞去了市管领导干部身份,全部转变为由董事会聘任的职业经理人,东北制药进入了完全市场化发展的崭新阶段。目前,按照方大集团建议,公司员工定岗工资上涨50%,实施了医疗、养老、助学等6项员工福利政策。混改以来,国有资本同比例增持,实现了股权比例不减,公司股票价格明显提升,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党建文化”。辽宁方大集团是国内优秀的民营企业,企业坚持“听习主席的话,跟党走”的经营方针,坚持“经营企业一定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职工有利”的价值观,目前有钢铁、炭素、医药三大业务板块,2017年经营规模800多亿元。方大集团的企业文化,就是党建文化,企业里党组织建设健全规范,发挥作用突出,多家所属企业获得了国家级的先进党建企业称号。方大集团的党建文化,与东北制药“为国制药”的文化使命高度契合,使两家企业实现了迅速融合,东北制药全面吸引方大集团灵活高效的企业管理和运行模式,从而加快了企业发展步伐。

三是面向新时代,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升级。东北制药投资60亿元打造的现代化、智能化、绿色花园式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国家医药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国家级绿色工厂项目通过评审,公司正投资3亿多元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全面提升药品内在质量。同时,东北制药还牵头组建东北地区国家小品种药品生产联盟,保障群众需要的短缺药市场供应。着眼未来,东北制药将打造一批世界级产品、明星品牌产品和跨代创新产品。

“为国制药”需要企业的担当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东北制药将与各兄弟企业携手,共同努力奋斗,为打造国际一流的医药健康产业,为中国制药由大到强、为中国的大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浏览次数:35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