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开 窗 放 入 大 江 来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党委副书记于天淳 2011-01-15

披沙拣金,史海钩沉。回首哈药总厂2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可以说我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伴随着中国医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成长而成长的。如果说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这些成绩的背后,与政研会对我们的启发和鞭策是分不开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国家的主要任务,企业也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分配制度、经营方式在这一时期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进入到全面整顿阶段。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厂也同全国的国有企业一样,积极投入到企业升级当中去。

1986年,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和“砸三铁”的背景下,党委由全面负责企业生产经营转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党委如何及时改变思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摆在全体政工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这时,全国医药系统政研会的成立,通过互相交流与学习,为企业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境界。

企业改革,首先是分配制度的改革,面对当时吃惯了“大锅饭”的职工,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党委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也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对此,我厂党委把支持厂长改革,转变职工观念,保持工厂稳定作为党委的头等大事,一方面通过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举办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等手段对职工由浅入深地下“毛毛雨”;另一方面党委通过深入基层,对职工摆事实、讲道理,“五比五看”,使职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地混日子。这两方面的举措,使全体政工干部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创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1986年9月,在哈尔滨企业管理现场会上,我厂率先成功打破“大锅饭”,锐意进取,奋力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的做法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表彰,被誉为“哈药胆识。”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企业间竞争加剧,国内医药市场逐渐出现“疲软”现象,我厂经济出现了滑坡,产品销售和回款受阻,工厂的整个销售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企业受“三角债”所困扰,资金周转不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对此,厂党委把生产经营工作的难点作为党的工作重点,在教育和引导职工迎接市场挑战的同时,动员党员干部奔赴经营一线。1990年10月份,厂党委宣传部、组织部、纪委、工会和基层支部书记共30多人奔赴云贵、新疆等边远地区慰问经营一线职工,协助调研市场,催要陈年老帐。当月即回款近千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厂党委密切配合,上下团结,使企业第一次战胜了来自市场的挑战,在1989年下半年及1990年这一历史上困难时期,哈药人在困境中创出了生产经营的最佳战绩。这件事让更多的人改变了对政工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偏见。

1990年8月15日,北戴河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大海和欢乐的人群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那里召开的中国医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时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医药政研会会长的齐谋甲对各医药企业如何适应形势,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采取措施,促进医药行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发表了重要讲话。在那次年会上,我厂被授予“1989年度全国医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如同沐浴春风,哈厂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此之后,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时期。

从1993年开始,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全厂上下实行了党政互相兼职的领导体制。16个车间的书记都兼任车间副主任,既抓生产又抓管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行政管理部门则把思想政治工作列为目标管理的首项考核内容,并把思想政治工作考评结果与干部的政绩挂钩,从而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机制。厂每年都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有近二分之一的行政干部撰写论文、参加交流,研讨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厂蔚然成风。

乘改革之东风,建搏击商潮之巨舰。1998年初,本着优势互补、低成本扩张,实现资本运营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哈尔滨制药厂、哈尔滨制药二厂这两个产品结构相似,主导产品发展规划基本相同的企业,成功实现了强强联合,组建成立了哈尔滨制药总厂。而强强联合的成功背后,饱含着全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在两厂合并的过程中,如何使两个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成为合并之后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厂党委从企业文化的整合入手,结合新机制的运作,反复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团结、务实、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品质至上、追求人类健康”的企业理念。

身教优于言传,文化的整合尤其如此。厂党委要求党员干部作文化传播的表率和榜样。厂领导班子向全厂党员、干部提出了三句话、八个字的行为准则:“讲大局、讲团结、讲共识”,“重责、慎权、淡利、为民”。并且在调整同品种车间领导班子时,通常都是将两厂的车间主任或党支部书记进行互换,从而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融合。这样一来,全厂党员干部都开始行动,深入现场,解决处理问题,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就蹲下去摸情况定措施,和职工一起攻关,很少有人节假日休息。领导干部无声的行动,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了。合并后的第一年企业就完成利润6900万元,同比增长192.5%,实现了“1+1>2”的改革目标,成为全国医药行业企业改革、资产重组的典范,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此,企业发展史翻开了崭新而辉煌的一页。

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厂党委提出要叫响“党员、党支部、党员干部”三块牌子。各支部积极响应党委号召,涌现了许多叫得响的支部。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保稳定促发展工作座谈会”上,112车间党支部受到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徐有芳的表扬。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媒体上,也纷纷报道了我厂112车间党支部的事迹。

这几年,我们不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开展好党的工作,而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党委的中心工作中。厂党委组成企业文化推进小组对企业精神进行梳理,并且在对全厂员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炼出“厚德载物、兢兢以强”的企业精神,教育职工以宽广博大的胸怀来承担起企业和社会赋予的重任,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旺盛的斗志,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以此来实现打造中国制药行业一流企业的目标。经过全厂党员、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销售收入、利润同步增长,成为行业内部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

历史的长河波涛翻涌,一浪高过一浪,“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回顾这二十年来,我们深切地感到,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依赖于科技、资金和管理的投入,更得益于企业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而我们企业这些有益的尝试,与医药行业政研会对我们企业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敞开胸怀,劈波斩浪,与政研会及同行业所有会员单位一道,再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新的辉煌!

  浏览次数:56
】【打印】【关闭